ISO/IEC 国际标准编制过程
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和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在全球标准化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
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和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在全球标准化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ISO 成立于 1947 年 2 月 23 日的日内瓦,其成果涵盖除电工、电子标准以外的众多领域的国际标准;IEC 则于 1906 年 6 月在英国伦敦成立,是制定和发布国际电工电子标准的专业非政府性国际组织。
ISO 与 IEC 的工作模式
ISO 采用分散型工作模式,技术工作主要由各国承担的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管理,ISO 中央秘书处到国际标准草案阶段才介入。而 IEC 采取集中管理模式,所有文件从一开始就由 IEC 中央办公室负责管理。尽管工作模式不同,但它们使用共同的技术工作导则和遵循共同的技术工作程序。
国际标准编制的7个阶段
1预备阶段
由国标委向相关 TC/SC 秘书处提出国际标准的申请,通过 P 成员简单多数表决确定预研工作项目 PWI 的走向。它可能进入提案阶段制定新工作项目提案 NP,也可能被纳入工作计划定期复审,若到期仍无法进入下一阶段则自动从工作计划中删除。在此阶段需准备标准的草案文本、概念提纲或 PPT 演示文稿等。
2提案阶段
在这充满挑在所属的 TC/SC 范围内发起评审和投票,确定新工作项目提案 NP 是否立项。投票有严格要求,参与投票的 2/3 P 成员需表示同意,且根据委员会 P 成员数量不同,要求有 4 个或 5 个 P 成员承诺积极参与。同时,弃权票和未附技术理由的反对票不计入。此阶段要准备包含提案合理性、标题、范围等内容的立项材料。
3工作草案阶段
依据 ISO/IEC 导则第 2 部分要求起草工作草案 WD,通常会设立由各国技术专家组成的工作组,由项目负责人(一般为工作组召集人)召开工作组会议。专家们在会议中充分讨论,最终协商一致形成委员会草案 CD 进入下一阶段。这里的 “协商一致” 强调利益相关方的重要一方不对重大问题持续反对,并考虑所有相关方意见和协调冲突。
4委员会阶段
国家成员体认真研究委员会草案 CD 文本,在 3 个月内投票并提交评论。TC 秘书处汇总后分发给所有 P 成员及 O 成员,同时与 TC 主席、项目负责人协商召开委员会会议充分协商。若达成协商一致且无持续性反对意见,则形成国际标准草案 DIS;若存在持续性反对意见,则需 P 成员 2/3 表决同意。此阶段重点是在技术内容上达成一致。
5征询意见阶段
此阶段分为两个部分。首先,ISO 中央秘书处将国际标准草案 DIS 发给所有国家成员体进行 3 个月投票,TC 收到结果和意见后,秘书处与相关人员协商组织工作组会议讨论。若无反对票则直接进入出版阶段;若满足 P 成员 2/3 多数赞成或反对票不超过总票数的 1/4,则登记为最终国际标准草案 FDIS 进入批准阶段。其次,ISO 中央秘书处将最终国际标准草案 FDIS 送给所有成员国进行 2 个月投票,同样满足条件则成为国际标准进入出版阶段,且本阶段不再接受技术修改意见。
6批准阶段
最终国际标准草案 FDIS 经成员国投票,参加投票的 P 成员 2/3 多数赞成或反对票不超过总票数的 1/4,则该草案通过成为国际标准。
7出版阶段
一旦最终国际标准草案被批准,中央秘书处须在两个月内更正 TC/SC 秘书处指出的错误,并印刷和分发国际标准。
一项国际标准从提出到批准一般至少需要两年,TC/SC 对负责的每项国际标准至少每五年复审一次,由 P 成员投票决定标准应确认、修订还是撤销。若修订某一国际标准,其将成为新的项目,工作过程与制定新标准相同。